乌海阳光炭素有限公司: “小产品”闯出“大市场”
乌海阳光炭素有限公司:
“小产品”闯出“大市场”
2025年02月18日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乌海乌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乌海阳光炭素有限公司,这里处处是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煅烧厂内,自动化设备正在全力运转;电极糊车间里,一块块冷却完的产品正在等待包装;发运场内,一辆辆货车有序进厂;化验室里,化验员正在对电极糊产品进行电阻率、含硫量等出厂前理化指标测定。
乌海阳光炭素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2月,是兰州阳光炭素集团公司的子公司,主要生产各种矿热电炉使用的电极糊产品。该公司一期年产20万吨电极糊项目于2010年10月正式投产;二期年产10万吨电极糊及配套项目于2020年10月正式投产,拥有业内最先进的电极糊标杆性生产线;三期年产2万吨煅料项目于2022年10月建成投产,有力保障了原材料供应;四期年产10万吨石油焦煅烧项目于2024年7月正式投产,使产业链得到延伸补充,进一步提升原材料的稳定性和电极糊产品的质量。
“2024年,公司电极糊产量为40万吨,产值达15.46亿元。”乌海阳光炭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守义介绍说,目前,该公司电极糊生产线、煅烧厂、煅料厂都在满负荷运行,今年一季度电极糊产量预计为8.6万吨,产值预计达3.2亿元。
电极糊原材料主要包括电煅无烟煤、石油焦、石墨碎、残阳极等,并添加煤沥青作为黏结剂,经过配料、成型、焙烧、机械加工等工艺流程制得电极糊产品。与产量动辄就是上百万吨的其他大宗商品相比,电极糊因其市场总体规模较小、行业需求量较少,属于较为小众的化工产品,常被业内人士称为“小产品”。
多年来,该公司坚持深耕细分领域,加强科技创新,在产品研发、工艺优化、技术改造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和行业话语权。“目前,公司拥有4项国家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今年1月,公司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陈守义说。
如今,阳光牌电极糊广受市场青睐,成为国内矿热电炉厂家首选品牌,客户遍布全国26个省区,并出口至俄罗斯、东南亚、中亚等国家和地区。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5%以上,其中大型矿热电炉市场占有率达65%以上。
经过十几年的生产和研发积累,乌海阳光炭素有限公司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极糊生产基地,同时也是国家电极糊行业标准制定单位,真正让电极糊这样的“小产品”做成了“大产业”,闯出了“大市场”。
转载自《乌海日报》